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资料索引(五十一)

作者/来源:李洁 发布时间:2007-04-18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资料索引(五十一)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反思数学教学中“顾此失彼”的现象
马兆银
《中小学数学》2007/04/P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呈现了少有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学生思维之大胆超乎想象,方法之多样不拘泥于惯常……这些都被视为是“新课程理念”。透过“繁华背后”,不难发现鲜活的数学课堂中隐藏着诸多的“顾此失彼”的教学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探讨了这样一些教学现象:
  一、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忽视问题功能
  二、注重探究学习,忽视接受学习
  三、注重数学生活化,忽视数学本色
  四、注重经历过程,忽视教学结论
  五、注重教学内容,忽视习惯养成
2.引进数学概念的几种方法
王华
《中小学数学》2007/04/P32
    引进数学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关系到概念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引进数学概念呢?本文介绍了四种方法:实物观察法、旧知迁移法、实例布列法、逐步渗透法。
3.新课堂,冷思考—论课堂教学形式化
周怡颖
《中小学数学》2007/04/P2
    《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大教师也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潮流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课改新事层出不穷。但也应该看到,当前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其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是新课改的最大误区,对此,本文作者做了如下的归类和剖析:活动形式化、媒体形式化、评价形式化、合作形式化自主形式化。
4.低年级小学生看图倾向性思考的调查与分析
陈新福
《中小学数学》2007/04/P19
    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经历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现在又提出了以“情景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真正落实以“情景为中心”的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并掌握学生观察情景图即看图时的倾向性行为,或者说看图时的思考角度、方法等特征,在掌握其规律后,对课堂教学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此,本文作者进行了低年级小学生看图倾向性思考的调查。
5.“真”情境:从“迷恋浮华”到“追寻实效”——数学课堂情境设计的误区扫视和方略探索
叶柱
《中小学数学》2007/04/P8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对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创设高效情境,促进主体学习,是一个亟待探索的研究课题。然而,调研显示,当前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差距颇大,由此引发了作者颇多思考。本文例举了一些教学误区现象和改进策略。
6.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认知归因
李兰瑛
《中小学数学》2007/04/P17
    本文作者介绍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及相关的教学对策。
7.点击“用教材教”
潘丽
《中小学数学》2007/04/P24
    本文作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的在学生与教材之间修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使学生对教材的体验得到加深。那么,我们怎样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使现有的教材“活”起来呢?本文作者例举了一些使用教材的策略。
8.概念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单莲芳
《中小学数学》2007/04/P14
  概念图是指以命题或概念为基础,对有关的知识结构进行分类,然后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结关系,加上适当的联结语及联结线,以不同形式和符号呈现二维图解。由于概念图以图解空间呈现概念间的联结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组织、整理、记忆和联结所学知识的任何组织结构。数学复习课就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并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运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纵横关系,理清知识的脉络结构,从而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本文介绍了数学复习课应用概念图的策略和学生概念构图能力的培养。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07/04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