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五十一)

作者/来源:李洁 发布时间:2007-04-1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五十一)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
王荣生
《语文教学通讯》2007/04/P4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以往的办法是观察、听课、调查、访谈,这些方法不能说不重要,但现在看来成效有限。准确的观察,需要观察者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有效的听课,需要听课者掌握观课评教的门道;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所显现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知识,以及学生所留驻的经验,大部分是隐性的缄默知识,靠社会学方法的调查、访谈较难探测出来。我们需要专业的训练,我们需要听课的门道。本文作者认为: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可能是个较有效的选择。
  本文介绍了语文课例研究的五种样式。
2.2004—2006年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综述
曹建召
《语文教学通讯》2007/04/P12
    本研究着重从理论视角,对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做一个全方位的概述,总结、回顾近三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反思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的得失、利弊,进而探寻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3.课堂教学的魅力在哪里
孙双金
《语文教学通讯》2007/04/P25
  本文作者上的一堂古诗欣赏主题性单元教学“走进李白”一经推出,就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这堂课得到大家的高度欣赏,也促使作者去思考:它的魅力在哪里?
  本文记录了这堂课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作者的所思所想。
4.闹笔不闹——孙双金《走近李白》之课堂印象
王芳
《语文教学通讯》2007/04/P31
  本文作者听了孙双金老师的《走进李白》的语文课后,不禁深深折服于名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对古诗诵读的引导、以故事串联结构的匠心。短短五十分钟,似乎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教学生”。这样的课堂效果与他贯穿课堂始终的闲聊、闲情和闲话是分不开的。
  本文就孙老师课堂前后的几处闲笔反思其教学艺术。
5.破解课外阅读指导的死结
陈万勇,黄志铃
《教学与管理》2007/04/P65
  阅读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还是一种心理活动;阅读所达到的效果不仅与基础积淀、思维能力、阅读方法等紧密关联,更与阅读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把阅读当作一种纯智力活动,多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下工夫,忽略了阅读心理的研究与指导,以至于学生阅读心理的马达根本未能顺利开启并运转。最为有效的阅读指导莫过于直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开足阅读心理的马达。
  本文介绍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6.走在网络中的语文教学
乔晖
《教学与管理》2007/04/P5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写训练,网上阅读和网络写作是语文教学与网络结合的产物。网上的信息流动快,信息发布的自由度大,学生在网络上能读到自己想读的东西,同时还可以与学生在网上讨论一些问题,让所有学生参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网络学习的最大好处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本文介绍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与网络教学的弊端。
7.营根固本 正心启智—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
张敬义
《小学教学》2007/04/P7
    本文作者认为:教语文,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五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和基本习惯。本文介绍了把握听说读写习,营根固本;激发情趣智美爱,正心启智的策略。
8.生成性教学的提问策略
谢雄龙
《小学教学》2007/04/P12
  教学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想以提问促进教学生成,必须讲究提问的策略。
  本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
9.读书这件事——给教师朋友的阅读建议
闫学
《福建教育》2007/04/P7
    闫学老师是《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评选出来的“2006年度推动中国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她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对读书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听听闫老师和您谈读书。
10.在新课改中重读教育经典
单中惠
《福建教育》2007/04/P9
    与一般教育书籍相比,教育经典有着以一当十的价值。在新课改背景下,重读教育经典有着深刻的意义。什么样的著作才称得上教育经典著作?教师该如何认识教育经典?教师应该怎样阅读教育经典?《河南教育时报》记者杨磊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单中惠教授,相信他的观点会给一线教师以启迪。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07/04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