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四十二)

作者/来源:李洁 发布时间:2006-04-06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四十二)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认识
刘琴霞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P82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发现有一些知识,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已经有了不同的认识,该怎么办?本文作者举例谈了自己的一些探索经验:把对未知的探索转为对已知的思辨;把对共性的追求转为对个性的张扬;把对教材的传导转为对学材的提升。
2.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改编教学探索
丘昭荣,陈宏坤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P84
    本文作者举例谈了通过将教材中某些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的应用题生活化改编教学探索,说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3.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朱乐平
《小学数学教师》2006/04/P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大家的共识,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如何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考虑培养的途径,本文作者所在的课题组成员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4.改“析”为“画”  变“教”为“学”—“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片段及反思
卢仲飞
《小学数学教师》2006/04/P30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师究竟应该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紧紧扣住分数的意义,具体分析题中的具体数量关系。本文作者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作了一些尝试。教师通过改单调地“析”数量关系为形象地“画”数量关系,改变了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满堂“教”的现象,为学生主动地“学”提供了可能和活动的平台,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体悟到了数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5.数学教学中线段图运用的合理性沉思
张彪,陈林
《小学数学教师》2006/04/P39
    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的直观形象性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这已成为数学教师的普遍共识。但这种认识一旦“固化”为这样一种问题解决教学定式:呈现问题—画线段图—列出算式,就可能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线段图具有双重性—既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知识经验、思维发展水平,合理运用线段图。
6.“无为”的教学智慧
舒思思
《小学数学教师》2006/04/P55
    本文作者以《画角》一课为例,说明教师要有“无为”的教学智慧。“无为”不是不为,恰恰应是教师不露痕迹的“有心而为”,促使学生心灵触动、思维开放。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06/04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