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四十二)

作者/来源:李洁 发布时间:2006-04-06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四十二)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相激而生灵光—三谈备课
戚韵东,袁浩
《江苏教育》2006/03B/P20
    本文作者认为:“合作”、“共享”是新课程背景下搞好语文集体备课的最重要的主题词,但怎样将这些主题词所体现的先进理念真正化为语文教学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策略。
2.语文教学要把握好拓展的“度”
陶静
《江苏教育》2006/03B/P1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拓展点也许是这节课的生命线,但是如何拓展才是合理、高效的呢?本文作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拓展角度、数量和落点等问题并举例说明之。
3.“看懂”与“读懂”,哪个更重要?
李荣宜
《江苏教育》2006/03B/P16
“看懂”是指在教学文本时,用电视等媒体让学生看文本的情节,再现文本的原始情境,让学生通过看画面,快速弄明白、搞清楚文本的内涵与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文本。“读懂”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读书感悟”,指的是以不同的读书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似体验,把文字符号变成一幅幅画面,一场场电影,再现文字背后的生活场景。
本文作者认为:面对一篇课文,我们要多把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的读与品上,让学生能自主地、真真切切地把文本读懂、读出情趣,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所要执着追求的。
4.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谈窦桂梅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马彩浓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P62
    本文作者以窦桂梅老师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剖析了她的课堂总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动,学生们也被她蓬勃张扬的激情所感染的原因是:窦老师始终把培养美好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5.对小学语文分析课教学的思考
吴建琛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P41
    小学语文分析课究竟该怎么样上?本文作者对新教材的新教法作了自己的思考与研讨:语文分析课应有整体感知;语文分析课不应忽视字词教学;语文分析课的教法手段应多样;语文分析课多媒体电教手段要运用得适当、妥当和恰当。
6.阅读教学应关注细节品读
刘剑华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P43
    本文以特级教师于永正和王菘舟的两堂课为例说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光要重视引领学生品读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断或优美语句还应关注一些不太引起读者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词语或是简单的语句,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品读。
7.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对关系
胡明艳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P14
    本文作者举例谈了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所应关注的几对关系:自主与引导的关系;生成和预设的关系;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06/04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