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四十)

作者/来源:李洁 发布时间:2006-02-2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四十)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
周立栋
《江苏教育》/2005/11B/P32
本文作者认为:评价一堂课,其价值取向的重心应当由教师移向学生,由关注教学活动的外在形式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本质。
本文例举了五个关注点。
2.关于左右概念教学的研究
曹培英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4
    一篇关于左右概念教学的研究报告。
3.“左与右”教学课例
余岁穗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12
    教学实录。
4.“左与右”教学课例的分析
张敏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18
    教学课例的分析。
5.小学数学教师校本培训操作性办法研究
朱乐平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22
    一份关于小学数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报告,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操作办法与制度保证。
6.关于“平移与旋转”的对话
史宁中,马云鹏,孔凡哲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35
    中小学数学课程为什么加入“平移与旋转”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其数学本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内容及其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有关学者进行了专题讨论和访谈,本文就是这次交谈的实录,从中可以窥见所提问题的答案。
7.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应讲求实效

朱国荣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50
    新课程课堂教学十分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强调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一些传统、呆板的教学组织形式正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这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新颖,忽视了知识技能目标的有效落实。本文结合《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的教学案例,就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效性问题,谈了一些想法。
8.“三角形边的关系”课堂实录
周丽琴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65
    课堂实录。
9.送鱼→授渔→挖鱼塘
马萧霜
《小学数学教师》2006/1-2/P14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影响了教育界多年,特别在数学教学中影响最大。然而,在新课改的今天,它又戏剧性地演变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塘”。果真如此吗?这三者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呢?本文作者作了有效的探讨,给人启发。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06/0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