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社会课,因为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喜欢上社会课,因为它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老师轻轻点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每每一堂课下来,师生均受益匪浅。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课改实施以来,探究性学习渗透进课堂,社会课教学也焕发出异样的异彩。它亦同其他学科一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五年级社会课教材《水资源问题》涉及了淡水资源、合理运用水资源和水资源缺少等内容。它可以使学生对水资源问题有了大概的了解,不仅如此,还可以激发学生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情感。于是,在课前我就让学生着手准备一些课外资料。 课上,我让学生做完操作平台,体会全球咸水和淡水之比,可以开采利用的与难以开采利用的之比。小王同学质疑:“为什么有99.7%的淡水资源难以开采利用呢?”“我知道”,小黄同学自告奋勇,“近70%的淡水资源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话音刚落,小袁同学站起来发言,他振振有词地说:“书上的图示表明地球上有0.3%的淡水资源可以利用,其实我看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还没这些,因为水资源污染严重,原本可利用的水资源也已是死水一潭,只能人人望洋兴叹”,小袁这么一说,于是有关水资源污染的话题一下子引开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补充、交流,进而大家又认识到工业污染、砍伐森林、过度抽取地下水也导致了水质的变化和供应困难。因此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0.007%,于是我请小袁同学到黑板上用图表示。 正在这时,小张同学说:“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分布及不平衡,“大家请看……”,小张同学走到黑板前,又为大家画了圈,并标识出全球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看看这个图示,大家一定认识到这80个国家使用的淡水资源比例更是微乎其微的吧。”。“水资源短缺严重,看来它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了。”小李同学禁不住有感而发。“是呀,”小周同学接过话茬,说:“一些国家、地区为了水资源而连连发动战争,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资料……”。 通过小周同学的介绍和黑板上新增的两个图示,同学们进一步意识到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于是,性急的小朱按耐不住地说:“赶快保护水资源吧。”“对呀”,我因势利导,“那么我们除了教材上的内容外,该怎么保护水资源?”同学们各抒己见,于是我尝试着让同学们出一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自己力所能及的节水金点子,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小组讨论,他们的金点子还真的有些实用性,如在校内装一个光感水笼头,控制洗手的用水量,如在家庭用水进行统筹等。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大容量地了解了课外知识,加之合理的创造性想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氛围浓郁,师生关系和谐,我喜欢上社会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