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作者/来源:五年级组 胡瑛 发布时间:2005-12-28

  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以人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位置。其次是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会学习导致不想学习,不想学习又导致懒惰”。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学应切实加强学法指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学会从“读书”中自我获取知识;学会以“因”导“果”的思维方法,养成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动脑习惯;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尤其要指导学生学会“以旧推新,知识迁移”,学会用旧知识去探索新问题,培养其自学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一节《小数四则混合简便运算》的认识课上,我通过“变一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的能力。例:1.8×258+1.8×142,我是先出示这个算式:1.8×258+142。首先让学生判断这道题能否简算。结果一部分学生竟然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期盼着我一槌定音。认为能简算的学生是这样想的:1.8×258+142=1.8×(258+142),如做简单的处理,势必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既然有学生提了不同意见,何不将学生抛过来的球再抛给学生,让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种教学的资源,由学生主动去探究呢?短暂的思考后,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请大家安静,此题能否简算,你们能说说原因吗?。” “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那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我吩咐道。学生马上指出:A:没有利用任何运算定律或性质。B: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C:可以把原式按运算顺序算出得数看是否与简算的得数相同。接下来,我再让学生想一想,我们怎样修改或补充可以使1.8×258+142这道题能简算呢?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三种结果:A:1.8×(258+142)B:1.8+258+142=1.8+(258+142)C:1.8×258+142×1.8=1.8×(258+142)。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而且还掌握加法结合律和小括号的运用,可谓一举三得。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对于类似题目还是容易混淆。只注意数字,不注意运算符号和根据何种运算定律。例如:572+2.5×428+0.4学生容易做成:(572+428)+(2.5×0.4)。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想:主要是学生对于各种运算定律还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好掌握。其次,把各种运算定律混淆起来。最后,学生由于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分析能力偏低,观察也难于顾全大局,只着眼于数字。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学完了新课知识后,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出示了“12.5、2.5、4、8”这四个数,让学生自己编成能简便运算的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列出的算式有:“12.5×2.5×8×4”“12.5×2.5×(8+4)”“ 2.5×(8+4)×12.5”“ 12.5+2.5×(8+4)”“2.5+(8+4)×12.5”等等。学生的确很聪明,我在心里赞叹道,通过练习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在各种教学中,其实我们要注意运用整合观念,从整体来观察。我们的教科书知识显得有点零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思维。因此,象简算这种题目,我们可以把各种简算题型分类整理,让学生从整体认识到个别比较,加深简算的印象。我想,这也许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吧!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
  经历了争论、观察、实践、合作研究、说理辨析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

                                           日晖新村小学
                                         五年级组   胡瑛
                                            2005.1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