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急行跳远中踏跳技术的剖析与解决

作者/来源:厉刚 发布时间:2005-12-28
教学案例分析
——关于急行跳远中踏跳技术的剖析与解决
厉刚
一、背景
四月第三个星期周二下午第二节四(1)班体育课,当我宣布本课男生任务是急行跳远时,学生一片轰鸣,紧接着,就有一位胆大的学生向我提出:什么叫急行跳远,我作了简单回答后,就说上这么一句:“胆子大一点,就能学好。”准备活动做好后,我就领着男生进入了助跑区域,一到练习点,学生们就好奇地尝试这一“玩法”,有的在沙坑边沿起跳、有的直接跑进沙坑、有的在起跳线附近起跳、有的则躲在边上不敢尝试。我把学生分别安排在沙坑两侧后,做了示范动作(三次),学生中胆子大一点的兴趣来了,急着要尝试,我叫他们别急,听清听懂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记住:1、跳:单跳双落;2、腾空:成蹲锯式,两臂用力摆向前上方。3、落地:脚跟先着地(小腿前伸),屈膝缓冲。并着重强调的是,希望胆大的学生能从起跳线(距沙坑前沿2米)跳。当我讲完后,几位胆大的学生模仿着我刚才的跳法,在我的鼓励下,完成的较顺利,这时剩余学生都被吸引了,急着跃跃欲试,每人三次练习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起跳点,但真正能在2米线处跳的只有三——五位学生能行,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呢?我发现20%左右的学生单跳双落不会,40%左右学生没有腾空屈膝,于是我抓住这两个问题,开始了探索。
二、策略:
(一)急行跳远这即蹲距式跳远中的腾空屈膝与单跳双落是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具体采用了以下几个手段与方法:
1、 不搞正面讲解与示范,反而抓反面举例,抽四到五位学生单跳双落不足的学生,进行反面示范一次,让学生进行讨论,从中悟出区别。而且学生能马上判断出自己动作有何不对,这对帮助学生改进动作很重要。
2、 分析单跳双落的含义,单跳是一只脚跳起,双落是双脚同时落地,并布置学生一好带几位差的小组形式在跑道上进行多次练习。
3、 集合在沙坑两侧,再用正确方法示范,①老师示范。②抽3—4名做的好一点的学生示范。
4、 通过理论上的认识和模仿上的感受,让学生再体会,从而加强这一动作的技术定型。
(二)以上四个方法与手段实施下来,效果不错,接下去的练习,一下子就有90%左右的学生能跳起来了,而且腾空屈膝的动作也随之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到本课教学结束已有近50%的学生能敢于从2米线处起跳,95%左右的学生初步掌握了蹲距式跳远的基本要领。
三、分析小结:
体育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做法,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因而,本课中的问题出现,不是学生的素质差,而是技术技能的问题,只有使学生了解掌握应该掌握的技术技能动作,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反思:
本课的执教之所以成功,由于本人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了重点问题。从而也得到了启示,在日常教学中,要敢于发现问题,想出对策,及时解决,我想肯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