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讲啊讲啊,似乎许多该讲的都没有讲完,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其实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要让学生们主动、积极的做学习语文的主人,自觉地、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训练活动之中。
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目中有人,也就是目中有学生的观念。而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学习方法,我们都必须了然在胸。做到心中要有学生谱,这个谱是活泼鲜跳的,多姿多彩的。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他们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翁。
长期以来,我发现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那些基本规则时,他们学得最好。
在学习《初冬》这一篇课文时,有两个字“芒、茫”,这两个字字形很相似,发音也完全一样。以往教学时,总是大家一起来分析字形结构,可每次默写和运用的时候,还是会有学生将它们搞混。怎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呢?如果将字形和字义分裂地来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字义教学比起来字形教学,更为复杂。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再来掌握字形,效果可能会比较好。而字义教学,实际上是词汇教学,离开了词汇,字就成了一个空洞无物的符号。一个字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单音词,或者是和其它结合成为多音词,才有意义。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必须通过词汇教学,
因此,我先请学生来查一查字典,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并将这两个字放到词语中来理解。通过查字典,学生们知道“芒”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和田野间,或是指光亮。马上有学生说出“芒果”这个词语,而课文中正是“光芒”。而“茫”是形容水或其它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课文中的“白茫茫”就是这个意思。学生说所以“茫”的下面有三点水,平时写得时候不能忘了。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两个字的意思,还对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了理解。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认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有些字还要放到句子里通过上下文中的联系让学生体会。通过查字典读音、理解词义,不但加深了对字词的领会,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拦路虎”。
除了使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学习方法,我从以下几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1、教给学生解题方法。2、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3、教给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4、进行预、复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