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八十二)

作者/来源:资料室 发布时间:2010-10-21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八十二)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构建人文化语文教学观

徐民慧

《语文教学通讯》2010/09/P4

    本文记录了作者的语文教学观:通过教育科研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观,建立起师生新的生活、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指导他们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会观察、积累、体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会学生游刃有余地运用语文能力,将书本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生活相互融通,将语言文字与历史文化背景相互连接,更加注重健全他们的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既是大语文观落实到教学中的真正意义,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历久弥新的教诲——重读叶圣陶题词有感

蒯福棣

《语文教学通讯》2010/09/P7

重温1980年叶圣陶给南京小朋友的题词:“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我恳切希望小朋友们记住这两点。”

本文作者提出了当代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作文练习的基本途径,作文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3.薛法根老师课堂对话“接话头”赏析

马传昌

《语文教学通讯》2010/09/P40

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彰显新理念的切入口。但在诸多教师的课堂里“起始时学生仿佛如小鸟啁啾,此起彼伏,后来在老师过口不过心的评价话语下,在老师不断重复学生发言的机械声音中,群情渐渐黯淡,课堂终于哑然。”这和老师在对话中善不善于接话头有直接关系。接着说,如何接呢?却不简单。

薛法根老师对课堂对话有着极强的驾驭力,更精于“接话头”之道。他通过或风趣或平实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引导,就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顺藤摸瓜、环环入扣、更上一层楼,终达“一览众山小”通透之境。

本文以薛法根老师所执教的《螳螂捕蝉》一课的课堂精彩对话实录片断为例。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10/10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