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
作者 |
出处 |
主要内容 |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讲究有效性 |
梅建伟 |
《中小学数学》2010/04/P4 |
本文作者以四个教学案例的简介和解读对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作一些探讨。 |
2.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
顾晓东 |
《中小学数学》2010/04/P6 |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中,大家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认识已经得到了拓展,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课题。学生的已有经验、个体差异、认知错误、随堂生成等都是宝贵的课堂教学隐性资源。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资源,能够改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认知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有效利用隐性教学资源,演绎精彩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本文作者作了探索和实践。 |
3.“问”到深处意更浓 |
邵红云
严育洪 |
《中小学数学》2010/04/P15 |
一位教育家曾言: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美国的一些教育学家也认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提问内容和提问方式,首先讲究“精当”,问到点子上,使问题具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其次讲究“精深”,问到底子里,使问题具有挑战性,让学生能够想得深。
本文作者介绍了对“问”的思考。 |
4.小学数学练习的几种方法 |
许万明 |
《中小学数学》2010/04/P23 |
数学教学中的练习不仅要精心设计,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而且在练习的内容上,还要达到落实双基、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本文介绍常用的几种小学数学练习方法,供老师们教学时借鉴。 |
5.关于低段教学中“趣”“简”合一的几点看法 |
杨雪琼 |
《中小学数学》2010/04/P26 |
数学教学的简约性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手段,在确立好目标后采取相关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何统一两者之间关系呢?从事一年级教学的作者拟谈谈几点个人心得,供参考。 |
6.“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 |
巢亚美 |
《小学数学教师》2010/04/P16 |
“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单元,一直是教师关注、讨论的焦点;从对策略的理解到策略的教学,曾一度成为各校教学研讨的热点。本文作者就以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研讨的收获,谈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几点粗浅认识。 |
7.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培养 |
陶文中 |
《小学数学教师》2010/04/P1 |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一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世界中的力量和数学有用的过程。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本文介绍了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
8.怎样评课(二)—评课的理论支撑 |
曹培英 |
《小学数学教师》2010/04/P63 |
评课要能够说出一点道理来是需要一些理论支撑的。
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生命常青”。特别是教育的理论,其研究发展存在深层次困境,至少在目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大多缺乏实证,更少“科学形态”,撇开自然科学标准不论,即便是用社会科学对待它,也仍是一种苛求。粗略地讲,正是由于教育理论至今还拿不出自己的“科学标准”,所以在现实中未必都能显现出理论应有的生命活力。但教育理论毕竟是教育实践的总结、概括与提炼,能为教师有的方矢地反思教学行为提供认识依据,并具有理性思考的启迪作用。
能为评课提供支撑的理论很多,本文具体陈述一些实际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