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七十八)

作者/来源:资料室 发布时间:2010-05-1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索引(七十八)

篇名

作者

出处

主要内容

1.“猫猫含”们的两张脸——对话青年名师张祖庆

陈金铭

《小学语文教师》2010/04/P4

我们的“作文要求”怎么了?想起著名导演贾樟柯的一句话:“我比孙悟空头痛。”

这句话用在小学生写作文上,也挺合适。“一定要写妈妈”“一定要写一件事”“事例一定要感人”“字数不得少于400字”,这些要求就像一遍又一遍“紧箍咒”,怎能不让小孙悟空们个个头痛欲裂?

并非所有的写作都这般头痛,张祖庆老师班上的孩子就在博客上纵情文字,小说、散文、随笔信手拈来,文笔清新,文采斐然。

不是孩子不肯写,不是孩子不会写。是我们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作文要求”,让他们的笔尖不能自由呼吸。

今天,网络让我们走进一个无处不“写‘的时代,该到重新审视我们的“作文要求”的时候了。

2.日本作文教学给我们的思考

曾扬明

《小学教学》2010/04/P9

    作文是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最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我们研究国外作文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冷静、科学地思考我国的作文教学,拓宽视野,取其所长。以日本为例,他们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形态,而我国的语文课程长期强调“以阅读为重点”。所以,笔者试从日本作文的课程目标、文体与教学的价值取向,来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

3.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易静

《小学教学》2010/04/P38

关于教学评价,课标有如下阐述:“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激励评价,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本文介绍了激励评价的策略。

4.从直觉走向深刻和智慧——儿童语文学习文化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卞志鹃

《江苏教育》2010/03/P25

儿童语文学习文化立足儿童的自然属性,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着眼于培植语言的直觉,催生语言智慧,激发儿童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追求“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儿童语文学习,使他们对每一个真善美的追求都变成享受。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儿童语文学习的思考。

5.高年级识字教学新思维

江和平

《福建教育》2010/04/P34

小学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常常是被忽略的,因为不少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和能力,没有必要在识字教学上下功夫。即便进行识字教学,也总是就字讲字,止于让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完全地割裂开来。

其实,识字也是高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资源,不容忽视。

本文介绍了高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些好方法。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资料室   2010/04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