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接手一个一年级班级。刚开学,我在讲本学期的有关要求,他突然之间叫起来,开始我认为是年龄
小不懂事,可能是他还不知道上课是怎么回事。可慢慢的我发现他的脾气非常怪,有时自己的小本子找不
到了,他会在教室里歇斯底里地大叫;有时哪个字不会写了,他就会敲打自己的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笨;
遇到他不喜欢上的课,他会乘老师不注意找个地方躲起来;反正只要他一不顺心,不论何时何地,他就会
大哭大闹,搅得小朋友们无法做作业,搅得老师无法上课。任课老师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大,针对这样的情
况,我先与家长联系,原来由于他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和关心孩子,他从小就和老人生活在
一起,在家里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如果得不到,就大发脾气,最终总能达到目标。由于老人的溺爱,养成
了孩子的任性。现在上了小学,在学校里,他也以为只要大发脾气,什么事情都能办到。 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我有些无所适从,我并不想就此放弃他。于是我找来家长,要求他们积极配合
孩子在家里要家长不能像以前那样事事依着他,他有什么要求,不要马上答应,如果发脾气,那么越发脾
气就越不会答应。如果有必要时还可以对他进行冷处理,那就是在他发脾气时,家里的每个人都不要理他
等他冷静下来再解决问题。而我在学校里,只要一有空就找他谈心,还建议他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找蒋老
师帮忙。如果他发脾气了,我也总是先不理他,来个冷处理。当他发现自己的那套方法不管用时,也就停
止了大吵大闹。可有时他甚至会一发不可收,叫的声音会越来越想,叫得教室里不得安宁。于是我就大声
告诉他这样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在这么多小朋友面前发脾气难为情吗?他被我这么一吼,竟然楞住了。
于是我还没等他回过神,把他带到了办公室。刚在位置上坐下,他就小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以后
一定改正。”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告诉他发脾气和大叫只是没有本事的表现,这样
既解决不了所发生的问题,又被同学们笑话,难为情吗?听了这番话,他似乎有所领悟。虽然这样的事在
以后的日子里还会发生,但经过几次的针锋相对,他发现在学校里他的无理取闹达不到在家里的效果,再
加上我总是在他比较平静时与他聊天,教会他如何对待突发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脾气好多了
,发生事情时也不会大吵大闹了,而是态度很好地来问老师该怎么办。对于他的变化,我和家长都很高兴
,我也及时给了他奖品,让他明白了该怎样处理事情,并要他保持下去。 一学期来,工作中的繁琐与学生行为的反复曾经令我头疼,但是如今学生身上的点滴变化是对我工作
最好的回报。从中,我感受到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其教育功能的保证。教师的爱如果是纯粹的情
感,则教师可能是情绪化的糊涂人,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因此,制定出科学
、有效、合理的教育策略是教育目的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