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我校体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健康第一、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期课改”的体育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为切入点,处理好普及与提高,教学与竞赛的关系。以“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强调活动对象的群体性、内容的基础性、全体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我校师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我校体育工作形成了以正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体育教研组,年级组长,总务主任为组员的直线式管理网络。按照学校的办学目标,三年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校体育工作会议,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对所布置的工作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真正做到了目标明,职责清,落实处。对体育教师的考核严格按照师德一票否决制执行。对体育教师的待遇,2007年度教代会通过体育教师的经贴从原来的10元/月增加到60元/月。
我校体育教研组共有4名教师:其中党员教师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本科学历1名,攻读研究生课程1名,本科在读2名;中级职称教师3名;校骨干教师一名,校岗位能手一名;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3名,是一个年轻,奋进,求实,朝气蓬勃的团队。在教研组建设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固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上级精神、文件的学习,也有对教学方法的研讨;既有听、评课活动,也有对课后的反思;既有对体育活动的探讨,又有对拓展课程的研讨。并形成了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讨论,及时解决的“三及时”工作方法,形成共同商讨的教学氛围。2007学年度提拔一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任校体育教研组长。
07学年度起我校全面实施“三课两操两活动”的体育课程设置,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校长室明确指出不得占用,挪用体育课及体锻活动课时间。近两年来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管齐下,严抓体育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体育普及性工作。从备课入手,要求备课有2周余量,在备课中除了要遵循教育、教学原则,贯彻二期课改理念外,还要要做到 “五对”即“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动作的示范,对场地器材的布置,对安全教育的提示”。教学进度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让学生掌握健身技能与方法的同时,发展多元化能力,(提高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课后,要求教师进行反思,使同一教材能针对班级,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提高35分钟的课堂效果。校长室,教导处每学期组织开展随堂课的听、评课工作;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校级青教评比课;校百课工程竞赛活动;校岗位能手及骨干教师的教学展示课;向家长开放的公开教学,并为青年教师搭建舞台,积极组织参加区级的青教评比课,我组徐凤安老师获06学年度第一学期区青教评比二等奖。在教学评价中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立了以正校长负责的领导小组,体育组教师每年认真准时,实事求是地完成测试,上报工作,对于体质健康差的学生能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双管齐下,共同督促,指导学生开展有实效性的锻炼活动。并与卫生室联手为学生制定出适合的良方。为我校的“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校开展了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工程——以“快乐足球,快乐成长”为系列的体育拓展课程的设置,在教学中重视“两纲”精神及“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足球精神,以足球文化建设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让学生走进足球文化领域,涉猎足球与历史、足球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融合,感受其丰富文化内涵;让每个学生参加与足球相关活动,让学生走向足球场地,掌握运动技能,体验运动激情,体验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体验;让学习困难学生,通过参与“快乐足球,快乐成长”校本活动,重新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集体的温暖,树立前进的信心。我校体育教研组与拓展课程组联手,为各年级学生多身定做了适合他们年龄层次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手段,方法,实施于课堂教学中。在校足球队的基础上每班组建了自己的男、女小足球队,每年进行“班班足球赛”的友谊比赛:如一年级的点球大战;二年级的三人制足球赛;三年级五人制足球赛;四、五年级的七人制足球赛,;体育后进生的特殊足球赛;最佳拉拉队评选,并组建了学生裁判员队伍。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感受足球的魅力。我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区级的拓展课程评比,历刚老师(论文名称)获06学年度第一学期汇师杯拓展课程论文答辩优胜奖;华伟老师的“梦幻拉拉队”一课获06学年度第一学期汇师杯拓展课程课堂教学优胜奖。
2006学年度我校体育教研组徐凤安老师利用兴趣课进行轮滑运动的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在培养了学生对轮滑运动兴趣的同时也让我校的年轻教师为之心动,于是放学后校园里就出现了“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学生帮助教师练习轮滑的场面,为我校的轮滑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学年度我校准备再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轮滑运动为校拓展课程。使我校学生在体育方面多一项技能,多一门知识。
每学期开学初我校体育教研组利用早操,体育课,体锻课对队列,广播操,室内操动作进行纠正,卫生室对眼保健操进行纠正,并培养体育、卫生小干部进行领操,检查,反馈,形成制度。每月对年级组前两名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奖励。
全校的2节体锻活动课,形成了体育教师负责指导,课任老师负责安全的活动模式,并实行“四定”管理模式,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以年级组为单位统筹安排适合此年龄阶段的活动项目,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锻活动,学生在课任老师的带领下领取器材,到指定地点活动并负责学生活动时的安全;体育教师进行点名,巡视,指导学生的活动方法,杜绝了占用,挪用体锻活动课现象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体锻活动课的效果。全校四年级学生利用第一学期体锻课参加徐汇区的“人人会游泳”的活动课程,学会了游泳技能。体育教研组还给每班级下发了各种棋牌类的室内活动器材;两跳一踢一拍活动器材,保证学生课余及雨天体锻课的活动量。在每天的中午及放学后开放我校的乒乓房,操场等活动场所,让学生有组织的锻炼身体,丰富课余生活。
我校教研组还利用二周一次的体育广播时间,学校的校园网络,周一的升旗仪式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宣传奥运会,特奥会,指导安全教育等常规性工作,让师生多了一条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途径。
我校结合“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及体育传统项目,每学期开展一系列校级小型多样的比赛:三、四、五年级的射击、拔河、乒乓球、踢毽子比赛;一、二年级的拍毽子、拍皮球、投球进筐、对空弹球比赛;全校的短绳比赛……做到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每学年我校还开展“秋季校师生运动会”一次,由体育组与工会牵头,按照教师,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在校运会中不仅有师、生的单独项目,更有师生合作项目,融洽了师生关系。当校运会进入到师生足球对抗赛时,是高潮也是结束,师生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期待着明年的再见。在组织开展校级比赛的同时,我校也积极承担区级比赛工作,在区光启行动计划中,我校承担了以足球特色校冠名的“日新杯”区足球比赛,区参赛队多达 个。我校从2005-2007年连续三年获得徐汇区日新杯传统组冠军。
在承担区级比赛的同时我校也组建了各类运动队参与各级别比赛。我校运动队建设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射击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的开展轮滑队、两跳一踢队、游泳队等兴趣为主的运动队。运动队训练落实“四固定”原则:定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定时间、定内容、定计划。每学期对自己所带的运动队有小结。每位训练人员在做好运动员训练工作的同时还要关心其学习成绩,与班主任,课任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品质状况,督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在足球队的建设中,赛事多,训练形式多。小队员们有时候会远赴基地作封闭式训练;有时候会远赴他乡进行比赛;有时候会缺席某几堂课参加市、区级比赛。这时主教练历刚老师会主动联系足球班的老师,而课任老师们也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为小运动员们开小灶;足球班的班主任刘惠琳老师,徐敏老师她们更是义不容辞的在每天下班后自己赶赴基地为运动员们补上所缺课程,辅导作业,直到晚上10:00以后;她们也会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着自己班的运动员远赴他乡参加比赛,既照顾他们的生活,学习又为他们加油鼓劲。由于体教工作结合的好,我校的小足球队员不仅文化成绩名列前茅,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班级大,中,小队干部中;出现在我校的升旗手名单中。从2005年至今他们共获得了:2006-6 德国青少年世界杯U8第四名、2006-8 烟台全国足球邀请赛友好组冠军、2005-6 上海市U11足球锦标赛第五名、2006-11 上海市U11足球锦标赛第五名、2007-5 上海市U11足球锦标赛第四名、2005-12 上海市向阳杯三人制足球赛第二名、2005-7 徐汇区田三杯冠军、2006-7 徐汇区田三杯冠军。2007年7月 两人入选上海市阿迪达斯代表队参加全国训练营、两人入选女足世界杯护旗手 、一人入选小记者。已有多人被输送到上级运动队接受训练。
在射击队、两跳一踢队,轮滑队的建设中,带队教师利用早上,下午的课余时间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发现学生思想,学业上有退步现象及时与教师联系,取得帮助,这些小运动员的身影也同样会出现在我们的升旗手,大、中、小队长名单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发展。从2005年至今我们取得了:2006-11市小学生射击比赛第八名、2006-5曲淮二杯健美操比赛三等奖、2006-6区教科院杯游泳比赛第一名、2006-7区汇中杯游泳比赛第四名、2006-12区上小杯田径运动会女乙个人三项全能第四名、2006-12区向阳育才杯跳踢比赛快速踢团体第三名等团体名次、个人名次共计约40多个。在射击队中每年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人才,并获得了认可。
我校除了组建学生运动对外,工会还组建了教工运动队,进行不定期的训练,如羽毛球队,软式排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棋牌队等,并参加区里的各种比赛获得了:
我校体育组经费使用合理,购买器材严格按申请——预算——三级审核——批准的程序执行,购买后的报销,严格按财务报销制度执行,杜绝经费的浪费现象出现。在器材管理中,体育教研组与后勤组联手,每学期末共同检查设施,器材的性能,如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杜绝了器材隐患所带来的伤害事故;建立领用器材登记制,对于易耗物品的损坏及时登记、处理,对于耐久、固定物品的损坏,实行报废制度,由体育教研组组长报校器材管理员备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处理,并做好处理后的登记。
我校体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