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2018年度市文明校园创建 > 历史材料专区

如何当好学校中层干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1-26

 
如何当好学校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培训资料)

一、正确把握自身角色

    中层干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首先应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1、学校决策的执行者。

   中层干部在学校,主要职责不是决策,而是执行,即把校长室的决策化为具体的行动,涉及学校层面,不宜轻易下结论,涉及重要政策,无权下结论。校长是决策者,校长室是决策中心。中层干部只有把握好执行者的角色,才能防止缺位和越位。

2、多重关系的协调者。

中层干部处于学校组织结构的中间层,上有校长书记,下有教职员工,既要协调上下关系,又要协调左右关系。他们必须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工作。为此,就要多深入教职工,听取大家意见,同时多向校长室请示汇报,及时了解领导意图,然后发挥自身作用。

3、事业发展的参谋者。

学校的发展仅依靠校长书记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层干部,因为平时和教职工接触较多,对学校情况了解详细,因此要很好地发挥参谋作用,也就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为学校发展谏言献策。大到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发展的策略、学校发展的措施;小到教师的评价、环境的布置、人员的安排等都可以且应当提出自己的想法,尽量使校长的决策符合学校实际。

二、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中层干部履行好自身职责,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包括基本的政治纪律、政治信仰、政治判断;良好的职业道德,

师德修养,这是做一个好的中层干部的最基本前提。

2、          过硬的业务素质。

身为干部必须是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干部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业务不过关就不可能在群众中有威信,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3、          较强的人际交往素质。

干部在工作中要管理人、财、物,要与人打交道,这就必须具有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最要紧的是尊重别人,能容别人。

4、          过人的表达能力。

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在教育系统做干部将是很吃力的。口头表达应当作到中心明确,逻辑清楚,易于理解;书面表达应当做到观点鲜明(有思想),论证清晰(有条理),内容充实(有内容),文字准确(有可读性)

5、此外必要的身体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等也是不可少的。

三、优化管理环节

中层干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优化管理环节。干部是通过管理服务于师生的,管理对他们而言是重头戏。

1、         抓住细节,提高执行力。

    学校的工作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取决于学校的执行力强弱。我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执行决策,实施决策的能力(包括执行的速度和力度)。学校里,执行力的强弱,中层干部是个关键。在执行过程中要求做到坚决执行,尽可能不出偏差,特别重视细节。

同时,要及时反馈,包括向领导汇报。学校的工作大多较琐碎,细节十分重要,细节关注到位,管理就有效果,就越能促进事业进步。

2、         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作为中层干部在管理中要防止随意性,克服盲目性,增强规范性。 

3、         管理要及时适时。

    管理过程中的时效性很重要,有效性常常源于及时适时,假如教师不备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者不参加教科研活动,作为中层干部隔了很长时间再去处理就没有多大效果了。

有许多问题都应当及时处理,所以中层干部尤其要善于了解一线情况,不能做睁眼瞎糊涂官

4、         管理要注意宽严相融,刚柔相济。

中层干部既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注意对不同的人有所区别,要体现人文关怀。当然管理中首先是是非问题,然后才是态度问题、方法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

5、         管理要出于公心。

    中层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公正,少有偏心私心。尤其当管理中超出自己权限,需向领导汇报的更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问题,这将大大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效能。

中层干部必须注意,一切要以促进工作、发展事业为重。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