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2018年度市文明校园创建 > 历史材料专区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让校园活力飞扬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1-26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让校园活力飞扬

——日晖新村小学音乐重点学科建设总结

一、关于选择音乐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背景

主管中国教育事业十年之久的李岚清同志,曾经说过:“音乐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之所以将音乐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1、学校的办学目标

我们学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普通公办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一些老式小区和工人新村,这样的家庭环境决定了校内很多孩子平时缺乏接触艺术和学习艺术的机会。基于这样的特点,我校把培养具有“四会一特长”的学生作为办学目标,(即会英语会话、会电脑操作、会写一手好字、会与人交往,并在音乐和体育方面有一项特长)。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于是,我们决定把重点放在音乐学科的建设上,力求以音乐学科为抓手,培养并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

2、一支特色鲜明的音乐教师队伍

我校目前有三位音乐教师,其中两位是三十左右的青年教师,他们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三位音乐教师在舞蹈、声乐和伴奏方面各有所长,这样的团队朝气蓬勃,完全有能力在音乐教学这块沃土上干出一番成绩来。

3、学校的特色艺术项目

为了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的渠道,几年前,我校组建了一支学生管乐队,在专家和本校老师的精心指点下,学生的吹奏水平突飞猛进,多次参加市区各类比赛并获奖,06年时,这支管乐队被评为“区特色艺术项目”。我们觉得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将艺术教育进行到底。

二、关于音乐重点学科建设的三年规划

总目标:

加强教研组建设,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合唱训练,夯实课堂教学基础,培养歌唱兴趣和合唱能力,培养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发掘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逐步集结音乐校本教材的内容和资料,补充拓宽现有教材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综合能力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在加强合唱团建设的同时,重视课堂教学的普及与提高,有目的地在低中高各年级中选择合唱教学的试点班,推广以合唱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课内整合与课外整合相结合的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第二阶段:继续推进以合唱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校现有资源,聘请专家和名师来校指导,通过带教青年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着手开始在专家和教研员的指导下,集结编写音乐校本教材,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实践经验,并向全区作汇报、交流。并在校内将重点学科建设的方法和经验推广到各个学科,全面提高各学科的教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关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全方位推进

1、            创设条件、提供保障

(1)    组织保障

自决定将音乐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之后,作为深入音乐学科的领导——校长,立即一马当先投入其中。在她的号召下,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校长当仁不让地担起了组长一职,副组长则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教导主任、教学教导、后勤主任和几位音老师则是组员,这样的阵容无疑是十分强大的,为重点学科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    经费保障

  学校划出部分经费作为校本开发专项基金,用于进修培训费用、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学生演出服装等方面,专款专用。     

2、            扎实教研、成就教师

(1)    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 专家引领,加强示范课和家常课的整合

各年级中均挑选一个合唱教学试点班,每周二聘请专家前来示范教学,然后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将示范教学中精彩的亮点,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又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合唱水平,一举两得。

◆ 同伴互助,将教研活动经常化,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定时开展,聘请专家深入指导,除了每周一次定期的教研活动之外,组内的老师们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探讨研究,将教研活动经常化。

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两个侧重:一是侧重教法的研究,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特点,合理使用教材;二是重视交流通过组内互相听课评课,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 走出校门,与本区和外区特色学校进行互动交流

只埋头于自己的天地是不会进步的,必须要敞开胸怀,海纳百川。作为分管领导,校长非常清楚地明白这一点,她积极与本区与外区几所在音乐教学颇有特色的小学联系,然后亲自带领整个音乐教研组前去学习交流,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教研活动获益匪浅。

2)积极探索生动、活泼、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 以唱歌带动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有唱歌、乐理、欣赏等。其中合唱训练,既能培养创新人格,增强集体协作精神,又能使学生的声音、音准及节奏、咬字吐字和歌曲的处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提高。因此,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并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合唱训练为抓手,将口琴和口风琴这两样乐器引进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音乐能力。

◆ 自创并适时补充适度有效的练声曲

要提高合唱水准必须加强声乐训练,从发声练习训练到气息呼吸的训练等都是很重要的。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自主编写了适合15年级各年段学生发声训练的练声曲。在摸索实践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积累。现在,我们已经在顾丽丽老师的指点下,将这些材料作为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校本教材进行使用。

◆ 融合“两纲”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老师们充分挖掘歌曲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将声音与情感融合起来,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在歌唱中体会祖国的伟大,生活的美好……这样的歌声情真意切、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

◆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音乐教学和语文、品社、数学等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与思品的整合,通过体验音乐使学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净化心灵。通过集体舞、合唱等教学,进行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的教育。

与语文的整合,利用歌词进行朗读训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在这过程中联系音乐旋律的行进以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

3)运用多种激励机制让教师体验成功

    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每学期鼓励教师在全校进行音乐公开教学展示,组里至少选派一位老师参加,同时通过岗位能手的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3、            搭建舞台、发展学生

(1)    与大队部各项活动整合

抓住大队部组织各项活动的契机,积极营造艺术氛围,教会学生唱一些经典传唱作品或富有时代气息的积极向上的歌曲,同时,也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课外活动

通过对校合唱队和校管乐队的建设,拓宽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4、在整个校园营造浓浓的艺术氛围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不仅对一个人的情绪感染,性情陶冶有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都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为此,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前往大剧院欣赏歌剧,提高教师整体艺术修养,另外,在我们校园里还活跃着一支由近30人组成的教师合唱队。合唱队由校长亲自挂帅,行政班子全体参加,以及来自各个学科喜爱唱歌的老师们。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聚在了一起。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大家认真定时训练,歌唱技艺突飞猛进,在徐汇区教育工会主办的教工合唱比赛中,这支队伍一举夺得金奖。今年,我校的师生合唱团参加了东方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主办的《欢乐合唱会》比赛,大家齐心协力过五关、斩六将,从几百支合唱队伍中脱颖而出顺利挤进五强。难怪大家都说:“我们的校园里处处都散发着音乐的魅力!”

三年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力求以音乐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一如既往真正做到通过音乐培养人。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07号




图片飘窗效果

1584751555173875.jpg